如果有人问,最能代表夏天的声音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蝉鸣!” 小时候住在乡下,老屋门前长着几棵斑驳苍劲的白杨树。每年盛夏之际,透过茂密的绿叶,传来高亢嘹亮的蝉鸣,此起彼伏,悠扬深远,让我不知不觉走进一片清凉。如今居住闹市,楼宇林立不见树林,难闻蝉声,偶去公园树荫下,听蝉的夏日交响曲,难忘而浓郁的乡情,浮出心底,怎么也挥不去。 在我孩提时代,便与蝉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每当夏天响起“知了,知了”的悠长蝉鸣,我就再也坐不住,仰头寻觅躲在树干上的黑色精灵,而蝉十分机灵的,稍有一点动静,便会“嘶溜”一声箭一般飞走。 儿时捕蝉的工具都是自制的。一般情况都是细长的竹竿,上面用铁丝弯成一个环,留下一个把柄,绑在竹竿的头上,然后把洗衣粉袋子缝在铁圈上,捕蝉神器就制成了。小伙伴们约好了一起去捕蝉,带着自制神器浩浩荡荡地在村子里巡逻。炎炎夏日,太阳从树叶间隙透过,那些蝉光顾着贪嘴,拼命地吮吸着树上的汁液,鸣声也格外响亮,轻盈透明的翅膀一闪一闪,发出耀眼的光芒,漂亮极了。通常我们是循着蝉鸣的声音找到树,然后站在树下,仰头找到蝉的位置,慢慢地举起捕蝉神器,将顶端的袋口悬停在蝉背后的四十厘米左右,然后趁其不备,猛一扣,蝉就飞窜进袋子里。刚开始,急忙把竿子往下放,不小心把袋头翻转朝上了,蝉就飞走了。失败了几次后才明白过来道理,应该把袋口朝下,蝉只会往上飞,这样蝉在袋子里使劲扑腾,也很难飞走了。 每年的暑假,村子里基本上每天都有捕蝉小队的身影,每个人腰间的塑料瓶里都是一坨一坨的蝉。有时候大家是分头行动的,到村子中间“会师”的时候,还要比一下谁捕得最多。谁捕得多,就像打了胜仗一样,不亚于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拿了个奖状的兴奋劲。待到夜晚,我和小伙伴们舍不得丢下蝉儿去安歇,便把它们放在蚊帐里。第二天清早,一声声清亮的蝉鸣把沉睡的小孩从甜梦中唤醒,一眨眼,新的快乐一天又开始了…… 听大人说,蝉出土蜕下的皮叫“蝉衣”,色黄而质脆,可做中药, 乡下树林里到处都是,药店还可以收购。于是,我和小伙伴们每天清晨去林子里拾蝉蜕,居然拾掇了许多。用它们换来不少零用钱,去书店里买了平时最喜欢看的小人书…… 光阴似箭,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往事悠悠,每每忆起童年捉蝉的乐趣,心里便漾起无限的美好和快慰。想起文人墨客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的诗句,我也心生奢望:要是都市一片琼楼玉宇之中,有蝉声摧枯拉朽般此起彼伏,树下老人打盹,孩童望蝉兴叹,该有多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