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阅读提示
从发动职工开展“献纳器材运动”、提合理化建议、技术交流协作,到建设“职工之家”、实施“温暖工程”、构筑服务和维权体系,辽宁工会始终坚持服务发展、服务职工“两个服务”,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工会工作新路子。
辽宁,新中国工业摇篮。
从解放初期发动职工开展“献纳器材运动”、合理化建议活动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促进技术交流协作,到建设“职工之家”、实施“温暖工程”、构筑服务和维权体系,辽宁省工会始终坚持服务发展、服务职工“两个服务”宗旨不动摇,使工会工作做到了各级党政满意、职工群众满意。
3年前,辽宁省总经过认真调研、征求多方意见、回顾辽宁工运发展,梳理概括出新时期工会工作宗旨,下发《辽宁省总工会关于加强服务振兴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坚持“两个服务”,使新时期工会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动员职工群众竭诚服务大局
1948年,辽宁各级工会紧紧围绕“恢复生产、支持全国解放战争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大局,发动职工群众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1945年9月末成立的沈阳市总工会,率先于1948年11月向全市职工群众发出“努力生产支援前线,献交器材建设工厂”的号召,一场轰轰烈烈的“献纳器材运动”很快在全省展开。
助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是近年来辽宁省总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工作。
2019年6月,辽宁省总成立技师团,通过开展送技能进企业活动,为辽宁振兴发展培养技能人才。
仅2019年,辽宁省市两级工会和人社等部门联合举办的职工技能大赛就多达193项。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杨忠林介绍,大力开展职工技能大赛是要为激励职工学技术营造浓厚氛围,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力辽宁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自2020年4月起,辽宁省总开始开展“保安全、比质量、抢工期、增效益、做贡献”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得到广大企业积极响应。在以复工复产为主题的劳动竞赛中,共有10448家企业、61865个班组(车间)参加。在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中,参赛工程共2500项。省总给予每家优胜单位20万元资金支持,目前已下发760万元。
为职工建功立业搭建平台
1946年12月1日,在中共旅大(1981年改为大连市)地委的领导下,成立了旅大职工总会。在东光化学工厂、大连船渠厂等企业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从1948年开始,合理化建议活动成为旅大职工总会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化建议活动很快推广到辽宁全省,并推广到全国。
进入1960年代,全国劳模、沈阳气体压缩机厂工程师吴家柱和沈阳市劳模、沈阳拖拉机制造厂车工林海丰等人率先协作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961年10月24日,“沈阳市劳模、先进生产者厂际经验交流和技术协作活动委员会”成立。截至目前,辽宁省有4568个技协组织,技协队员38.6万人。
从此,合理化建议活动、职工技术协作活动成为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的重要平台。“十三五”期间,辽宁工会广泛开展“五小”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举办“五小”成果、高校科研成果在辽转化竞赛,职工合理化建议达15万件、实施率55%以上,技术革新3万项、发明创造1.2万项;加大创新工作室扶持力度,推荐命名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9个,命名省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691个,完成创新成果12128项。
从“职工之家”到“温暖工程”
1983年,锦州市总工会在全国率先开展“争创‘职工之家’、争当‘工人之友’”的“双争”竞赛活动。全市各级工会在生产一线纷纷建起服务职工的“小食堂”“小休息室”等,让职工真切感受到工会如“家”般的温暖。“职工之家”建设后来被推广到辽宁全省乃至全国。
20世纪80年代末期,受结构调整、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亏损企业、停工待工企业不断增多,大批职工下岗或者停减发工资,一些职工生活陷入困境。1994年初,辽宁省总向辽宁省委报送《关于建设职工“温暖工程”的报告》,6月,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该报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加强对建设职工“温暖工程”的领导,做好组织实施工作。“送温暖”工作此后逐渐成为工会的一项品牌工作。
2018年9月以来,辽宁省总着力加强服务振兴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工作,紧扣做好“六稳”、落实“六保”,构筑职工服务和维权体系。
截至2020年底,辽宁省各级工会累计实名制安置就业9102人;下拨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4064万元,省总配套帮扶资金47万元,全省各级工会共建立困难职工档案4235户,全部在档困难职工实现解困脱困。
工会送温暖活动逐步走向常态化、经常化、日常化。共下拨全总及省总常态化送温暖资金1.5亿元,走访慰问职工38.9万人,走访企业5384家;省总设立1000万元常态化农民工维权专项行动应急预备金,为120名农民工追偿工资126.3万元。为40.1万名困难企业女职工开展“两癌”免费筛查,投入资金1.1亿元,关爱慰问患病职工98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