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以来,济南某公司40多名职工先后向市总工会反映公司长时间未向他们提供工作岗位和足额发放生活费,接到援助请求后,我们及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目前已为前期申请法律援助的32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共计60余万元。”提起正全力打造的职工法律服务工作,济南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雷天太向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今年以来,济南市、区县、街道(镇)工会全部按照“六有”标准建立健全了工会法律援助实体化机构,实现市辖区“2公里”范围内、非市辖区“半小时”工作圈内全覆盖,构建起了多元、立体的工会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全市工会今年已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74件,解答咨询5511人次,工会法律援助覆盖面、受益面不断扩大,成效明显增强。
抓制度促规范,健全法律服务长效机制
《济南市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驻站律师管理法》《济南市工会法律援助案件档案管理办法》《济南市工会法律援助工作考核评价管理办法》……为建立依法维权的长效机制,济南市总工会修改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工会法律援助条件、工作程序,到工作站设立、律师管理、档案管理、经费支出等多个方面制定了具体规范,使工会法律援助服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增强了可操作性。
“签约5家律师事务所和1家农民工公益服务机构,维权律师团成员由原来10人扩充至102人,打造了百人工会维权律师团。与市律师协会联合招募,组建起了工会律师志愿者服务队,全市工会律师志愿者500余人。”济南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傅金峰介绍,在提高工会法律服务工作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市总还进一步拓展了工会法律援助服务范围,对农民工劳动权益诉求和职工因工受伤、劳动报酬、社会保险方面的维权诉求提供“零门槛”援助服务,把劳动争议多发、职工权益易受侵害的行业和区域作为重点,把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中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低收入职工、农民工等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使法律援助成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企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助推器。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济南市共援助案件1826件,市总工会直接支付办案补贴150多万元,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抓联动促协同,多维度拓展服务渠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借力四方联动机制,济南市总工会与司法、人社、法院主动对接,建立了深度协同机制,有效扩展了工会法律援助服务渠道。
在与市人社局建立劳动者维权双向联动机制,确定信息通报、举报投诉、立案调查、劳动关系矛盾预警、业务培训交流五项联动机制的基础上,济南市总今年又参与草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细则》,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源头参与作用。同时,市总选派律师进驻市劳动监察支队值班,进行劳动争议咨询解答、调解,源头掌握了解职工诉求信息舆情,目前已接待现场来访咨询人员130余批次,电话咨询1350余次。
在“法院+工会”模式下,济南市总在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了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室,组建了工会特邀调解员队伍,特邀调解员进驻工作室值班,加入法院调解线上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诉调对接工作。截至目前,共调解涉及追缴劳动报酬纠纷和追缴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纠纷案件203件。
抓网络促提质,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目前,济南全市13个区县、151个街道(镇)全部建立了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同时,推行法援工作线上模式,在“齐鲁工惠”APP平台开辟维权板块,10名律师为职工提供实时线上法律咨询,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初步形成。
济南市各区县总工会也结合实际情况,与司法、人社、法院主动对接,争取案源,着力在维权实效上下功夫。章丘区总工会建立全区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的指挥中心,各镇街建有区域中心,各中心联网服务,镇街解决不了的案件,通过网上及时上报区中心解决;区总工会建立职工信访服务站,与区信访接待中心实行联动,与人社、法院等部门建立起调解-仲裁-诉讼等链条式服务,职工维权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当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工会作为‘娘家人’要及时和职工站在一起,充分利用工会系统法律维权服务体系,切实强化工会法律维权主责主业,持续壮大职工法律援助队伍,探索服务运营新模式,全力攻破‘硬案件’,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雷天太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