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亚男)“谢谢,谢谢……”不断对袁大平说着感谢的是来自贵州省石阡县的仡佬族同胞李某(化名)。 2023年李某受雇于一位湖北省谷城县的雇主,在江苏省的一处建筑工地,负责木工内架工作。在工作期间,他始终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雇主交付的任务。然而,工程竣工后,雇主却未能及时支付工资,原告多次催促却始终未果。在无奈之下,他只得诉诸法律,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这一纠纷。 谷城县工会职工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袁大平在接到案件后,立即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 鉴于原告身处外地无法亲临现场参与调解,调解员袁大平迅速与当地法院及工会协调,通过网络诉调平台,实现了跨区域的证据收集工作。在取证过程中,调解员袁大平主动联系了贵州、江苏等地的相关机构,收集相关资料。同时,考虑到原告为少数民族,调解员袁大平预先准备了多语言支持,以满足可能出现的特殊需求。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袁大平依据双方意见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这起跨越千里的劳动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