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孟佳萌、庄姗姗)近日,老河口法院通过“法院+人社+工会”一站式联调机制,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仙人渡镇政府联合成功化解200余起民工欠薪纠纷,促使企业主动兑现民工工资400万余元,仅用一周时间帮助民工追回“血汗钱”,依法保障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力稳固了和谐劳动关系和合法用工环境。 基本案情
2024年下半年,200多名民工先后前往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某公司欠薪问题。后经调查发现,该公司因发包方未支付工程款,故承包方无法支付民工工资,涉案金额约400万元。“法院+人社+工会”诉调对接机制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先启动,依法下达了《限期整改指令书》,经催告后,该公司支付了331万元工资款,但因公司表示困难,尚有69万民工工资未支付。 鉴于这批案件涉及得民工人数多、金额高,民工们又希望在国庆节前夕获得兑现,为减轻民工诉累,保障企业正常经营,老河口法院遂先行委派民商事纠纷诉前调解委员会对该案进行诉前调解。同时,法院、人社、工会、仙人渡镇政府迅速集结,排查纠纷线索、核实工资明细、召开协调会议并制定调解方案。 通过“协同发力、调解先行、司法兜底”的模式,企业清晰认识到欠薪的经营风险、法律风险,最终与80多名民工达成调解协议,于10月9日集中发放民工工资。 “感谢你们的帮助,这么快让我们拿到钱了!”民工们派出代表送来上三面锦旗。 办理一案,总结一案,推广经验,治理一片!以下是他们的办案总结。
法院+人社+工会,奏响联调“协奏曲” 法院与人社、工会一站式联调机制,有利于融合资源力量、优化调解队伍,形成多元协同化解劳动纠纷的治理路径。在本案中,诉前调解委员会收到案件后,立即指派调解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协商,及时向公司释明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并引导农民工采取理性方式维护权益。同时,依托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与劳动监察大队、镇政府联合召开协调会,逐人逐项核定欠薪情况、给付方案,让民工吃下“定心丸”。
调解执行齐上阵,打好护“薪”组合拳 对于达成的调解协议,法院给予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在法院执行局对该涉案公司排查后发现,该公司有其他案件正在执行中,查控账户中仍有足额资金,经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可以支付民工工资。于是,法院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背靠背”调解,一方面告知民工可依法申请诉前保全,另一方面“以执促调”,告知公司及时履行给付义务,可以避免企业涉执风险。经多轮沟通,最终公司同意在“国庆节”一次性支付拖欠民工工资,由仙人渡镇政府监管。调解-立案-执行各个环节层层递进,为处理拖欠民工工资问题按下了“快进键”,实现了在程序上、时效上、成效上的高效便民。
司法服务再向前,纠纷调解“零距离” 为进一步加强劳动纠纷源头治理,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老河口法院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组建劳动争议“流动调解站”,积极前往企业、建筑工地一线,主动为广大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贴身司法服务,通过“零距离”纠纷调解,不仅取得了良好效果,还用案例警示企业,促进规范用工行为,筑牢劳动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 面对新型繁出的就业形态和日益复杂的劳动纠纷,传统调解方式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解纷需求,他们将继续探索“法院+工会+人社”劳动争议风险联防、源头联理、调解联同、裁审联助的衔接机制,持续推动劳动争议实质性化解,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