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襄阳市总工会 > 党建廉政 > 正文
红色工运印记寻访⑥汉江河畔的“中国织造名城”
2023-02-22 09:21:59  来源:  点击量:
【字号: 】【打印


640.jpg

棉纺,汉江河畔轻工业最璀璨的明珠。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襄阳棉纺织业迅速崛起,成为古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当时,在襄阳市樊城区人民路上,棉纺工厂鳞次栉比,从长虹路口由东向西,襄樊棉纺厂、襄樊印染厂、鑫方圆、三五四二、三五四三等似珍珠连线。一路上,细纱机嗡嗡作响,织就了“中国织造名城”的美名。

640 (1).jpg

推行“寸纱不落地”的襄樊棉织厂,被树为全国勤俭办企业的“五面红旗”之一;有着“大棉纺”之称的襄樊棉纺厂,走出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梁彦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卜仿英,全国劳动模范答邦贵、李小兰、李明华等大批优秀女工……

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襄樊棉纺厂、襄樊棉织厂等旧址,寻访襄阳红色工运印记。

640.png

“大棉纺”织出“襄阳名牌”

汉江北岸,高楼林立。在樊城区人民路与华城中路的高楼间,两根红色烟囱格外醒目。

“两根烟囱周围,就是曾经的襄樊棉纺厂。”人民路社区党委书记魏清指着汉水华城小区周围说,这也是大家口中的“大棉纺”。

如今,与汉水华城一路之隔的“襄棉北院”,留下了文图组成的“襄棉记忆”。襄棉始建于1966年6月,占地52万平方米。1970年8月,正式定名为湖北襄樊棉纺织印染厂,后更名为襄棉集团有限公司。九十年代,职工突破12000人。

魏清,1989年进入襄棉。她回忆,当时能进襄棉就是捧上“铁饭碗”,工资高、福利好,让人觉得脸上有光。

当时,魏清从普工干起,后在团委、保卫部任职,她见证了万人大厂的辉煌。

1989年,襄棉作为襄阳唯一企业赴京参加“中国工业40年成就展”。彼时,李鹏总理来到展厅对厂领导进行慰问;1996年,建厂30周年时,襄棉拥有10万纱锭1600头气流纺、2644台织机、7条印染生产线,是全国大型一档纺织印染联合企业;厂里产品百花齐放,先后有30多个产品荣获省优、部优称号及国家银质奖……

说起襄棉的辉煌,魏清眼里闪着光。她说,当年的襄棉,凭借“团结、务实、优质、高效”八个字,产出了诸多精品,各式产品备受追捧,也叫响了“襄阳名牌”。

令人啧啧称叹的是,襄棉还走出了多位全国劳动模范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卜仿英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受到了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的亲切接见;答邦贵、李小兰、李明华等女工,先后获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全国棉纺行业的风云人物。

640 (2).jpg

“寸纱不落地”树立节俭“最美红旗”

提起襄阳棉纺的辉煌,绕不开“寸纱不落地”精神。

襄樊棉织厂,原址位于樊城区人民路319号附近。目前,工厂几经改制,原址周围成了菜越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指挥部。

“这里,曾是全国节俭办树立的五面红旗之一。”樊城区汉江街道办事处工会挂职副主席刘旭阳,讲起了工厂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襄樊棉织厂成立。建厂之初,困难重重。1953年春,时任襄阳国营大众烟厂副经理梁彦斌来到棉织厂,担任经理兼政治指导员。

梁彦斌到任后,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和节省开支。其间,正当她考虑如何从降低成本入手抓效益时,在车间发现导线女工郑士华把散落在地上的短纱线头都捡了起来,积少成多,交到厂里作为原材料二次利用。

梁彦斌立刻意识到郑士华这一举动体现的不仅是职工主人翁精神,更是增产节约的生动典型,于是专门组织大会,号召全体职工向郑士华学习,并响亮提出:“长纱短纱,见了就抓,确保寸纱不落地!”

从此,襄樊棉织厂全体职工学会变废为宝、勤俭节约,从细微处为工厂降成本,“寸纱不落地”精神深入每个员工的骨髓。厂里更是将“寸纱不落地”同实行经济核算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全方位推行埋头苦干、增产节约、讲求效益的生动实践,既培养了企业管理人才,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又促进了生产发展,增加了经济效益。

1963年4月9日,《湖北日报》发表了时任省委书记王任重撰写的《一面红旗》的文章,刊登了有关襄樊棉织厂的《勤俭创业,天长地久》的通讯。湖北省委随即发出向襄樊棉织厂学习的通知。1963年4月12日,襄阳地委下发通知,组织全地区工业、交通单位干部职工学习襄樊棉织厂先进事迹。1963年6月,襄樊棉织厂作为全国勤俭办企业先进单位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工业交通企业经济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襄樊棉织厂被国务院树立为全国勤俭办企业的五面红旗之一。7月2日,梁彦斌等全国勤俭办企业的五面红旗代表在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亲切合影。

1965年4月,襄樊棉织厂工人冯宝聚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参加全国劳动模范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66年4月开始,襄樊棉织厂先进事迹展览在省内各地巡回展出,引起了很大反响。

刘旭阳介绍,当时的襄樊棉纺行业是国内该领域的一面旗帜,不仅带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也点燃了工人阶级的建设热情,激励了一批又一批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640 (1).png

“纺织先锋”甘当时代“一枚钉”

纺织行业,几经沉浮。不变的是,一批又一批心怀梦想的追梦者。连日来,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卜仿英,全国劳模李小兰,向记者讲述了她们最平凡的奋斗故事。

卜仿英,今年50岁。当年,16岁的她进入襄樊棉纺厂,成为一名布机挡车工。因勤学、肯干,她很快在工人中脱颖而出。

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个玩笑。

1994年,卜仿英回老河口探亲时,大巴车发生相撞事故。一时间,其左胳膊完全断开,后被鉴定为伤残三级。

“做了手术后,胳膊接上了,但总是抬不起来了。”卜仿英说,在很多人看来,她不再可能从事辛苦的纺织行业,甚至不能做任何体力活。

让大家倍感意外的是,卜仿英休息不到一年就回归了岗位。然而,仅凭一根胳膊操作,其时常连累同班的同事加班。她告诉记者,为了不拖累同事,她下班后会留在工厂练习操作。久而久之,操作越来越娴熟。

两年时间,卜仿英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还成了厂里的佼佼者。与此同时,其事迹也感染了一众同事。

2003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卜仿英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她又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2008年,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如今,虽已退休,她依然会与亲朋好友分享奋斗的过往,希望以此激励他们建功立业,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李小兰,今年60岁,同为襄樊棉纺厂工人。1989年,她当选全国劳动模范,赴京参加表彰。她告诉记者,许多襄棉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甘当一枚螺丝钉。

1980年,17岁的李小兰成了一名细纱挡车工。“车间里机器嗡嗡响,什么都听不见。”她说,一天三班倒八个小时,机器不能停,有时候忙起来连水都顾不上喝。而来回穿梭在纺锤、织布机前,一天下来相当于走了几十公里。

虽然累,没有一个人叫苦。即使到了下班时间,大家都自愿加班,并参加技能培训。其间,爱思考的李小兰首创了双手双扦绞皮滚法,大大提升了成品率。随后,该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更成为行业的公认标准。

数十年,李小兰带出了百余名技能人才和岗位能手。她说,虽然有些徒弟已不在棉纺行业,但甘当“一枚钉”的精神让他们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

湖北日报客户端全媒体记者陈洋波 见习记者赵怡然 通讯员郭文华


 
 

版权所有:襄阳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襄阳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办公地点: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春园路38号 | 办公电话:0710-3224881
鄂ICP备14010481号-2 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65号
总编辑:李宏音   责任编辑:王洪云
建议使用1200*8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