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襄阳市总工会 > 党建廉政 > 正文
红色工运印记寻访②抗战干部的摇篮
2022-12-09 09:38:51  来源:  点击量:
【字号: 】【打印


鄂北手纺织训练所:抗战干部的摇篮

谷城县茨河镇是典型的红色乡镇。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种子”从这里在汉江边生根发芽。茨河下街地形隐蔽,水路陆路交通便利,既便于军需物资运输,也能够利用山地打游击战。1939年,中共鄂西北区党委(省委)由襄阳迁至茨河镇,在茨河下街创办了鄂北手纺织训练所,一方面提供军需棉纱,另一方面秘密培养党员干部,这里也成为鄂西北抗日救亡运动中心。鄂北手纺织训练所的建立,为鄂西北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手纺所共开办训练班三期,培训学员200多人,提供军需棉纱100万斤,被誉为“鄂北抗大”。

图片1.png

临危受命

恢复党组织

茨河镇地处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东南部,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山区集镇。全镇有两条街道,称为上街和下街,茨河手纺织训练所就位于茨河镇下街的汉江边,离汉江不到50米。

10月18日上午,记者前往谷城茨河,在茨河镇退休干部陈尚启的带领下,来到鄂北手纺织训练所寻访。年过七旬的陈尚启老人,是茨河镇退休干部,被街坊邻居称为“茨河的百科全书”。去年,他曾接受央视采访,向全国观众介绍发生在鄂北手纺织训练所的革命故事。

沿着山路走下来,手纺所入口处的一座石碑非常醒目,石碑上刻有“鄂西北区党委 茨河手纺织训练所旧址”字样。根据记载,这座碑立于1992年4月。

在手纺织训练所旧址上,正在修复的鄂北手纺织训练所展览馆雏形初现。“这就是手纺所第一期学员的合影。这里当时为鄂西北15个县培养了几十名党员。”指着墙上“鄂北抗大”学员的合影,年过七旬的陈尚启说。

据史料记载,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中共湖北省委决定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着重加强鄂中、鄂西、鄂北的工作,建立了鄂北特委。

1939年2月,中共鄂西北区委员会(简称鄂西北区党委,亦称鄂西北省委)成立,工作范围包括襄阳、郧阳、荆州和宜昌部分地区,管辖襄阳、光化、谷城、南漳、宜城、保康、均县、房县、竹山、竹溪、郧县、郧西、荆门、当阳、远安等15个县和钟祥、枣阳汉水以西地区、宜昌(鄂西区党委成立后划走)。

图片2.png

鄂北“抗大”

英集茨河

1939年4月,当时的区委书记王翰以鄂北手纺织训练所文化教官的公开身份,住在离茨河不远的娘娘庙内。区党委统战部长张执一住在娘娘庙后面一个农民党员家里,在茨河下街设有秘密联络站。

为了掩护共产党活动,1939年4月,曾获得美国农业博士学位的杨显东,以国民政府经济部农本局湖北省推广专员的名义,随带农产促进委员会的“七七”棉纺机样品、推广经费和技术指导员来到了樊城。他根据董必武的指示,在茨河镇下街创办了鄂北手纺织训练所。

1939年5月,陶铸来到茨河巡视,并为鄂西北区党委委员和茨河特支党员骨干30多人,分析抗战形势,阐述党的主张,动员大家鼓足干劲,誓将抗战进行到底。

1939年4月至1940年底,茨河手纺织训练所先后开办了3期训练班,培养了200多名抗日骨干分子。其中,发展党员40余名,为敌后抗日输送了一大批干部,被誉为“鄂北抗大”。

据介绍,这所学校表面上是以培训农村合作事业指导员的公开合法形式创办的,实际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即以手纺所为掩护进行秘密工作,在手纺所内建立特别党支部。茨河特支一边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一边在学员中培养发展优秀分子入党。

手纺所不仅培养了许多抗日骨干,还为抗战前线和敌后生产棉布、毛巾、药棉、被服等,生产棉纱数百万斤,同时为党筹备了一定的活动经费。此外,手纺织训练所还在谷城庙滩、盛康、城关、石花街等地开办了织布厂、铁工厂、木工厂等分厂,生产棉布、棉纱、被服等一大批抗战物资。

1940年6月,襄阳沦陷。同年8月,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中共鄂西北区党委被撤。至此,鄂西北区党委历时1年6个月,其中驻扎茨河长达1年4个月。

由于叛徒告密,1941年3月,茨河手纺织训练所被国民党查封,8名党员和64名教职工全部被捕,茨河手纺所至此夭折。

手纺所虽然遭到国民党破坏,但一年多的时间里鄂西北区党委以茨河手纺所为基地,恢复建立地方领导,着力培养抗日骨干,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积极动员全民参战,筹备建立抗日武装,为鄂西北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发挥了开创性的作用,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图片3.png

旧址修复 传承历史

1986年,茨河手纺织训练所被谷城县政府命名为“谷城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茨河街道社区下街鄂西北区党委及手纺织训练所,已在原来的基础上,按照古建筑风貌恢复四栋12间房屋。

鄂北手纺织训练所展览馆于2021年开始修建,现在馆内布展基本完成,墙上的旧照片都配有文字讲解,展示红色文化和手纺织工业生产情景,重现当年的历史风貌。

“现在手纺所的主体已经恢复,未来将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自筹等方式投入资金600万元,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谷城县茨河镇党委书记艾婧说,该镇将充分挖掘手纺所红色资源,进行红色布展,做好周围配套环境整治和消防、安防工程,以实现最大范围的开放。

据介绍,鄂北手纺织训练所展览馆建成后,将以珍贵图片、简洁文字、沧桑实物,展现80多年前襄阳革命先辈和最早的手纺织工业者工作和学习的历史场景,打造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红色基因红色传统薪火相传。

茨河镇老干部陈尚启说,为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他在抖音上以小视频的方式为大家讲解茨河的历史故事,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茨河,铭记历史。

楚天快报见习记者郭伟桐 记者楚凡


 
 

版权所有:襄阳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襄阳市总工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办公地点: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春园路38号 | 办公电话:0710-3224881
鄂ICP备14010481号-2 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65号
总编辑:李宏音   责任编辑:王洪云
建议使用1200*8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