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苏坤)自“小三级”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高庄社区严格按照“六有”的标准打造“小三级”工会组织,把织密“小三级”工会网作为强基固本、延伸工作手臂、参与基层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完成了工会的末梢拼图,将“职工之家”建在职工身边,让工会服务直达“最后一公里”。 聚焦平台载体,建设多元化 抓牢工会组织建设,夯实楼宇工会工作基础。重点推动辖区平台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依法建立基层工会组织,实施集中入会行动,吸纳全体员工加入工会。实行入驻企业负面清单制度,落实企业入驻必须入会,入会必签集体合同的规定,从而实现了工会组织“全覆盖”。 抓好楼宇互助平台,倡导园区企业互帮互助。在辖区蓝光创新创业孵化园,探索建立工会主导的园区互助机制,成立了园区互助委员会,将园区140多家企业按业态分成少儿成长、法律服务、会计咨询、工程管理、网络科技、文化传媒、通讯电子、婚姻介绍、职业介绍、心理咨询等10个互助组,并成立了互助受理平台,完善了受理登记、办结验收和服务回访等工作制度,园区企业抱团取暖,互助互帮,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品牌。 抓实劳模工作室联盟,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共同缔造美好生活”为工作目标,以“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方法路径,组建“煜耀社会工作者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先后组织开展劳模沙龙、观摩调研、座谈交流等各类交流活动,先后交流包括“三建立三见面三精准工作法”、“771网格治理工作法”、“红链治理工作法”等党建、基层治理、矛盾化解工作方法、案例达20余项,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工会智慧。 发挥制度优势,工作常态化 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机制。针对新经济、新阶层、新业态的出现带来的新课题,社区着手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机制。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从140多家企业职工中选出职工代表。在联合基层工会的指导下,通过微信、座谈、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征求意见,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平就业、劳动报酬、劳动安全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诉求进行归纳、梳理,形成大会提案,为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奠定坚实基础。 注重提案办理效果。职代会积极回应企业和职工诉求,就职工关心的“规范劳动用工、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员工工资增长幅度”等重点提案进行办理。通过提案办理,辖区7000多名员工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6000多名员工工资得到调升,享受到职工社保、医保、工伤保险等保障福利,稳定了职工队伍。 简化提案办理流程。充分发挥“微协商”收集提案反应快、职工代表参与快、履约解决问题快的灵活性特点,通过社区网站、公众号、员工说事吧以及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微信二维码等方式直接收集职工“微提案”“微困难”“微问题”,减掉“中间环节”,从而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回应,不断提高职工诉求回应的时效性。实施“微协商”以来,园区建设配备了职工食堂、职工议事吧、心理健康咨询室、快递收件柜、电动车充电桩等生产生活保障设施,实现了使职工工作和生活更加舒适体面的目标。 有效整合资源,服务精准化 零工驿站岗位送到“家门口”。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立零工驿站,依托政府培训免费平台,紧贴劳动者多样化、个性化培训需求,大力推广“订单式培训”,精准定位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短、针对性强,快速提升岗位技能。接入“工e就业”平台,进行就业招工信息发布,重点解决零、散、短、活的用工需求,实现社区居民、退役军人、困难群体在“家门口”就业的迫切愿望。发布“调解零距离”小程序服务端,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需求。 工会驿站职工服务“暖人心”。在辖区人员密集处建立工会驿站,以环卫工、快递员、送餐员、出租车司机、物流驾驶员、交警辅警等户外职工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饮水、休息、纳凉取暖、热饭、充电、读书、求职、法律援助等服务。破解户外职工群体“生活、办事、保障、乐活、发展”五大难题,实现户外职工群体“饿了能就餐、累了能歇脚、休闲有书读、出行有保障、就医更便捷、困难能协调”,让职工服务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和谐蓝领调解站矛盾调解“零距离”。在孵化园建立和谐蓝领调解站,依托湖北卧龙律师事务所专业力量,运用参与涉企政策咨询、决策论证等活动实现诉求信息互通。推广“联企e站”,引导推荐律师为民营企业提供网上普法、法律咨询,实现服务平台互联。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提炼形成“防调结合、诉调联动、协调发力”的“三调”工作法,为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及调解维权等服务200余次。探索总结“借调解优势,建立信任关系;让法律知识,调解技巧成为调解的‘敲门砖’;用利害关系,打破调解僵局;‘苦口婆心’化解双方心结;利用人物关系,破解调解难题;真情为民,乐于奉献”的“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六大实战技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守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辖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法治保障。
|